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工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消防工程用楼道排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负压风机,所述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过墙管,所述过墙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箱,所述出风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正压风机,所述出风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楼道墙体的内侧壁。本实用新型通过进风管、出风箱和正压风机的配合,当设备进行排烟时,能够同时将外界的空气抽入楼道内,进而有效的避免了楼道内形成过大的负压,从而避免了负压状态对设备排烟效率的影响,十分有利于使用。
公开号:CN214332960U
申请号:CN202120274548.0U
申请日:2021-01-3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邱海兵;冯素娟;武宜青;吴连豆
申请人:Jiangsu Tengxi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IPC主号:F24F7-0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防工程用楼道排烟装置。
[n0002]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灾害性燃烧现象,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说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们在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在遇到火灾时人们需要安全、尽快的逃生,而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的浓烟,浓烟中包含大量的有毒气体,而浓烟不但会影响逃生人员也会影响消防人员,且吸入浓烟会降低人体的机能以及造成生命危险。
[n0003] 目前市场上消防工程用楼道排烟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n0004] 1、现有技术中,排烟装置大多缺少机械补压,当设备进行快速排烟时,楼道内容易形成负压状态,导致排烟效率下降,较不利于使用;
[n0005] 2、现有技术中,火灾发生时通常会导致停电,排烟装置通常设置独立电源,但排烟装置大多难以拆卸电源,导致使用者难以对电源进行维护,一旦电源故障,设备便无法进行排烟,十分不利于使用。
[n0006]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n0007]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防工程用楼道排烟装置,解决了排烟装置缺少机械补压和难以维护更换电源的问题。
[n0008] (二)技术方案
[n0009]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工程用楼道排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负压风机,所述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过墙管,所述过墙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箱,所述出风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正压风机,所述出风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支架,所述加强支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楼道墙体的内侧壁,所述出风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源仓,所述电源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蓄电池,所述电源仓的表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仓门,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在楼道墙体的内顶壁,所述过墙管的表面固定安装在楼道墙体的内壁,所述楼道墙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集烟管,所述集烟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C形管,所述C形管的一端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安装排烟管。
[n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烟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对接管,所述对接管的一端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安装在C形管的另一端。
[n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防虫过滤网,所述进风管位于排烟管的正下方。
[n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电池的表面设置有握把,所述握把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套。
[n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电池的表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侧壁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握把,所述握把与收纳槽相适配。
[n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负压风机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负压风机等距分布在壳体的底部。
[n0015] (三)有益效果
[n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防工程用楼道排烟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n0017] 1、该消防工程用楼道排烟装置,通过进风管、出风箱和正压风机的配合,当设备进行排烟时,能够同时将外界的空气抽入楼道内,进而有效的避免了楼道内形成过大的负压,从而避免了负压状态对设备排烟效率的影响,十分有利于使用。
[n0018] 2、该消防工程用楼道排烟装置,通过设置蓄电池作为设备的独立电源,在停电的时候为设备进行供电,同时通过电源仓和仓门的配合,能够方便使用者对蓄电池进行快速的拆装,进而极大的方便了使用者对蓄电池的维护和更换,十分有利于使用。
[n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楼道内部视图;
[n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楼道外部视图;
[n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n0023] 图中:1、壳体;2、负压风机;3、排烟管;4、过墙管;5、进风管;6、出风箱;7、正压风机;8、加强支架;9、安装板;10、楼道墙体;11、电源仓;12、蓄电池;13、仓门;14、集烟管;15、C形管;16、对接管;17、高强螺栓;18、防虫过滤网;19、握把;20、收纳槽。
[n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5] 实施例
[n0026]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工程用楼道排烟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负压风机2,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烟管3,排烟管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过墙管4,过墙管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进风管5,进风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箱6,出风箱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正压风机7,出风箱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支架8,加强支架8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楼道墙体10的内侧壁,出风箱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源仓11,电源仓1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蓄电池12,电源仓11的表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仓门13,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9,安装板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在楼道墙体10的内顶壁,过墙管4的表面固定安装在楼道墙体10的内壁,楼道墙体1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集烟管14,集烟管1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C形管15,C形管15的一端通过高强螺栓17固定安装排烟管3。
[n0027]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进风管5、出风箱6和正压风机7的配合,当设备进行排烟时,能够同时将外界的空气抽入楼道内,进而有效的避免了楼道内形成过大的负压,从而避免了负压状态对设备排烟效率的影响,通过设置蓄电池12作为设备的独立电源,在停电的时候为设备进行供电,同时通过电源仓 11和仓门13的配合,能够方便使用者对蓄电池12进行快速的拆装,进而极大的方便了使用者对蓄电池12的维护和更换,十分有利于使用。
[n0028] 具体的,集烟管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对接管16,对接管16的一端通过高强螺栓17固定安装在C形管15的另一端。
[n0029] 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高强螺栓17安装C形管15,方便使用者进行C形管15的拆装,提高了设备安装的灵活,通过设置对接管16,方便使用者对C 形管15进行定位和安装。
[n0030] 具体的,进风管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防虫过滤网18,进风管5位于排烟管3的正下方。
[n0031]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防虫过滤网18,能够避免虫鸟误入进风管5的内部,进而影响设备的运行,将进风管5设置在排烟管3的底部,排烟管3能够为进风管5挡雨,避免雨水进入,更加有利于使用。
[n0032] 具体的,蓄电池12的表面设置有握把19,握把1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套。
[n0033]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握把19,方便使用者握持移动蓄电池12,橡胶套能够增强使用者握持握把19时的稳定性,同时使用绝缘橡胶套能够进一步提高握把19的绝缘性。
[n0034] 具体的,蓄电池12的表面开设有收纳槽20,收纳槽20的内侧壁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握把19,握把19与收纳槽20相适配。
[n0035] 本实施例中,当握把19转入收纳槽20的内部时,使得蓄电池12的表面更加平坦,方便使用者对蓄电池12进行安装和储存。
[n0036] 具体的,负压风机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负压风机2等距分布在壳体1 的底部。
[n0037]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负压风机2,能够提高设备排烟的效率,同时等距分布的两个负压风机2能够扩大设备有效的排烟区域,更加有利于使用。
[n003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时使用者需要进行排烟时,同时启动负压风机2和正压风机7,负压风机2将楼道内部的浓烟吸入壳体1内部并通过排烟管3向外输送,浓烟经过排烟管3并穿过C形管15进入集烟管14,最后通过集烟管14排出,同时正压风机7通过出风箱6和进风管5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并输入楼道内,使得楼道内部气压上升,中和了排烟导致的气压下压,进而避免了负压对设备排烟效率的影响,当使用者需要维护或更换蓄电池12时,打开仓门13,然后将握把19从收纳槽20内部抠出,并握持握把 19向外抽拉蓄电池12,使得蓄电池12从电源仓11内部脱出即可,然后使用者对蓄电池12进行维护或更换,接着将蓄电池12推入电源仓11的内部,并转动握把19,使得握把19进入收纳槽20的内部,最后关闭仓门13即可,有效的避免了因为蓄电池12故障导致的设备停机。
[n003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消防工程用楼道排烟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负压风机(2),所述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烟管(3),所述排烟管(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过墙管(4),所述过墙管(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进风管(5),所述进风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箱(6),所述出风箱(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正压风机(7),所述出风箱(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支架(8),所述加强支架(8)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楼道墙体(10)的内侧壁,所述出风箱(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源仓(11),所述电源仓(1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蓄电池(12),所述电源仓(11)的表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仓门(13),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在楼道墙体(10)的内顶壁,所述过墙管(4)的表面固定安装在楼道墙体(10)的内壁,所述楼道墙体(1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集烟管(14),所述集烟管(1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C形管(15),所述C形管(15)的一端通过高强螺栓(17)固定安装排烟管(3)。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工程用楼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管(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对接管(16),所述对接管(16)的一端通过高强螺栓(17)固定安装在C形管(15)的另一端。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工程用楼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防虫过滤网(18),所述进风管(5)位于排烟管(3)的正下方。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工程用楼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12)的表面设置有握把(19),所述握把(1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套。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消防工程用楼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12)的表面开设有收纳槽(20),所述收纳槽(20)的内侧壁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握把(19),所述握把(19)与收纳槽(20)相适配。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工程用楼道排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风机(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负压风机(2)等距分布在壳体(1)的底部。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7279814U|2018-04-27|吸顶隐藏式厨房空调
CN214332960U|2021-10-01|一种消防工程用楼道排烟装置
CN209967499U|2020-01-21|一种远程智能监控灭火器
CN207538559U|2018-06-26|楼房住宅火灾自救安全屋
CN207160898U|2018-03-30|一种降温除烟防火门
CN205897357U|2017-01-18|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CN211851516U|2020-11-03|一种具有烟雾吸附功能的防火门
CN205445399U|2016-08-10|一种防烟防火门
CN111829130B|2021-10-22|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
JP6189404B2|2017-08-30|ビル火災救命システムおよびビル火災救命システムの使用方法
CN209885094U|2020-01-03|防潮消防箱
CN208419082U|2019-01-22|空气污染物过滤送风装置
CN214624228U|2021-11-05|一种带有排烟功能的消防指示装置
CN211400174U|2020-09-01|一种具有粉尘吸收作用的雾化加湿器
CN204312126U|2015-05-06|一种井下避难室压风控制柜
CN213360168U|2021-06-04|一种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排放通风结构
CN211802940U|2020-10-30|一种室内消防装置
CN208025751U|2018-10-30|一种方便固定安装的住宅通风空调控制装置
CN207804848U|2018-09-04|一种具有排烟功能的室内消火栓
CN208473607U|2019-02-05|一种防火门
CN212619103U|2021-02-26|一种消防工程用的防排烟装置
CN213941905U|2021-08-13|一种地下人防设施用通风结构
CN209400499U|2019-09-17|一种空气对流式防爆气体探测器用可墙装外壳
CN207419641U|2018-05-29|防臭卫生间
CN212141208U|2020-12-15|一种烟道灭火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274548.0U|CN214332960U|2021-01-30|2021-01-30|一种消防工程用楼道排烟装置|CN202120274548.0U| CN214332960U|2021-01-30|2021-01-30|一种消防工程用楼道排烟装置|
[返回顶部]